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

旅行的余温 | 台湾篇

生活和旅行中的小温暖,需要照片来唤醒,一串一串地承载。多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当时多手按下快门什么都拍的瞬间;因为当你真的有空翻阅回味之前留下的照片,那时候发生的事、处在的地方、还有浓烈的感觉一涌而上。回忆、总是最珍贵的。越久回味、越值得珍惜。一张张照片在电脑荧幕上浏览;一键换一张,回忆的幻灯片一直在走,让人不禁感叹:啊~已经回不去了#throwback 

每次出发去一个地方旅行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能创造独一无二的回忆,别人去过的地方我当然要去;别人没去过的地方,我更要挖掘出来独家私藏;总之就是一种势必要与众不同的概念。这是人性,【都一样】的话就没意思了。一趟旅行回家后,身边亲友们自然会要求推荐行程或分享一些趣事。在我看来,那些依然让你流连忘返,一直嚷嚷下一次有机会重逢那个地方一定要去的、又或者是一定一定要去吃的,那些才是盛产回忆的好地方。其实也没有所谓的打卡清单,现在网上随便搜索也能找到很多类似‘十大台北一定要去的地方,没去过XX别说你来过XX’的旅行行程分享。 可每个人出游的经历都会大有不同,结伴同行的人和天气阴晴这种因素影响真的很大。可能我觉得有的地方根本称不上一个‘景点’,或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公园却是烙印在我心里‘最值得停留的地方’之一。随心,随意,每个人总会有属于自己小天地的清单,因为它是你回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不轻易抹去。

2015年下半年,当我收到那封惊喜的电邮通知实习申请被接纳,一切接拢而来的好事就从台湾开始了。说起台湾,太多美好的回忆一时也叙述不清。属于我这水鱼的人生清单也慢慢浮现,而青春这一章,陆续填满的是冒失的自己、遇上的贵人、和时间也磨灭不去的美好回忆。有位贵人曾在离别台湾之时留下这样的一段文字:人生有许多际遇,而珍惜是最好的体验方式。

台湾这充满人情味的宝地,每每看到有廉价机票促销总是心痒痒,想说“回回娘家”,只因那里有一堆有情有义的朋友。除了珍惜,更多的是感激。成长总是伴随着对一个地方的眷恋,那就来回顾一下早已默默存档的到访清单:

01 台北大稻埕码头


当你是个喜欢将生活套入旅行行程的人,这里绝对是可以体验在地台北人健康生活的一站。U-BIKE是一定要的,悠游卡嘀一下就可以便宜出租脚车,然后沿着河畔一路骑、淡水河的早晨夜景尽收眼帘、让人心旷神怡。每一次不同的时间点来到这里骑一骑,都会有不同的人文风景。
实习半年的时候,只要晚上没约、周末有空,二话不说出门骑脚车。有时候一骑就是一到两个小时才肯回家,然后回家路上顺便进一些家常用品货。
只能说台北市政府超用心打造民众的休闲设施,花种得美美的;然后蓝蓝的天空和白白的云,洗洗眼睛也能清一清心境。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可惜的是2017年头我再去台北的时候,这花开满地美美的景象已经不在了,可能气候不定的关系,有时刮台风下大雨的,花朵也难打理吧?
还记得2016大稻埕情人节&中秋节,这里举办烟火大会很热闹,我和朋友当然吾拾输说走就走,和当地人一起看台北免费的烟花!

02 五分埔

台北扫货的好地方,这里有几条街集中在一区,都是卖衣服比较多。神奇的是:这里这么多店,可衣服款式都不一样也很少重复卖。 以前不时会下班后来逛,碰巧下雨天人较少,就算只是没买衣服洗洗眼睛感觉也爽。要是你平日或周末来的话,不用想看到这般清凉情景。

03 后里好望角


一个个肃立在这的电风扇,其实是风力发电机。可能照片的比例不太能表达它的大小,但当你站在每一根柱子下方往上看的时候,心理上有一种压迫感,深怕那几根扫会打下来,压倒你这个渺小的动物。面向大海微风徐徐,还有一群相处得很舒服的朋友一起打打闹闹,开彼此玩笑。就算什么也不做,然后就只是静静地待着也只会留下四个字:意犹未尽。

04 九份芋圆


九份很明显是个热门景点,可比起游览九份老街、瑞芳、金瓜石黄金博物馆什么的,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上九份吃芋圆。冷飕飕的冬天,配上一碗热腾腾的芋圆汤,适时碰上黄昏时分还有九份夜景送汤,人生足矣。可能听起来是有点夸张,或许我还没尝遍台湾好吃的芋圆(台北东区、台中耳闻都有好吃的),我只想说:第一次的体验往往是最美好最刻骨铭心的,加上要是你是第一次就认定的那种人,回头你也很难再给其他人机会。 马来西亚的snow flakes,或是靠近我大学开的啊嘛芋圆,根本不能比,大推九份芋圆啊! ps:如果沒记错的话,九份有两间比较有名的,阿婆跟阿柑姨。但我两个试过都觉得不错,超好吃。

台北象山看夜景、士林夜市买鞋子、基隆夜市芋泥、饶河夜市胡椒饼、西门町阿宗和阿财虱目鱼、公馆、师大、各大学校园都是深度游值得一访的清单。还有很多很多在地人会常去的地方,我都很假掰地去体验,然后用那种很容易学的台湾腔掩饰,自以为是道地称职的伪台湾人。只要他们不发现我是马来西亚人,我就很爽。

除了台北、宜兰花莲台南有好多好多回忆都值得纪念,只是精华一定是先锋面世。当我哪一天触到神经,很可能就因为一首歌、或一个明信片想起当时当日的美好情景,那到时再陆陆续续记录下来吧。

比起打卡宣示到此一游、上传照片交代人生;旅行不能遗忘的:是当下的心 、晴。
--------------------------------------------------------------------------------------------------------------------------
以上纯属旅行后遗症 · 心情小站

2017年3月20日星期一

别让病痛在旅行中窜入

家人朋友圈跟我混得比较熟的都知道我有痛经的习惯。每个月下来,工作或普通过日子还好,还是每逢快要接近一段旅程的开始我又要默念祈求上帝拜托拜托不要撞到旅行的日子。那种痛、那种绞、很像有一把电刀在你腹中好像会发电似每一秒在发动转。你唯有一直用手用力按住腹部以下膀胱以上的位置、身体卷曲双手抱腿、不停地发冷汗、然后自己救自己、度秒如年。

这一痛,让我回忆起一段特别的事,这就来写一篇关于旅行在外生病不舒服痛不欲生的经历。有时候你的身体就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健硕,病痛要来、它不会预先跟你打个招呼说嗨!我来咯~然后你只好默默承受、等疼痛感消停。

那时候,我在距离悉尼两个小时车程的Maitland一个小镇落脚,寄宿在一个好朋友的亲戚家。Paul和Wennie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移民到这个小市镇定居,用自己年轻打拼赚下来的钱建了一栋大房子,也拥有一间马来西亚餐馆来维持生活。那时候,早上一如往常我们在餐厅准备晚上需要用的食材,站着削萝卜的我已经感觉有腹痛,感觉超不舒服。实在不能忍受,我只好放下手上的工作,使劲按住自己的肚子,到一旁休息去。磕了一瓶powerade矿质水补充体力还是没用,我心里默想:这应该是不晓得吃错什么食物的症状。因为痛经的痛实在是太熟悉了,所以这次不是。 好不容易忍着忍着终于熬到下午学校放学的时间,Winnie去载孩子的时候也让我回家休息。

开始了,呕吐。辗转反侧、冒冷汗不在话下。一整个下午直到夜晚,只能强逼自己逼上眼睛,躲在被窝里。早上睁开眼睛,好像已经凌晨了,感觉自己一身汗,床边人还在睡。继续睡好了,直到天开始亮,我便爬起身洗个澡。

下楼去吃早餐,身体还感觉软绵绵的,不过还是坚持继续我们的Newcastle出游计划,因为是礼拜六。我们俩用最省钱的计划,平日到餐厅当小帮手,周末乘政府为鼓励国民善用大众运输出游、以提倡环保概念,所以推出逢周末出游全天候2.5澳币搭任何交通工具的优惠票价。这样一来我们很自然也省了不少交通费。

出门在外最忌讳的就是身体健康亮红灯,只要我还记得那度秒如年、被疼痛侵蚀的瞬间,我就时常提醒自己:有事没事多做运动,饮食均衡不碰生冷、保持免疫状态。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更重要的是别让家人担心。 

震撼的一篇文

当我意识到这些,才发现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献给了嫉妒、伤心、怨天尤人和鸡毛蒜皮了。

跑步,读书,早起,写清单: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爱运动、不爱读书、爱抱怨、爱诉苦……自律了一年之后,这些症状完全消失了。有人说成年后有两种人,一种变成熟、一种变老。你呢?还是被自己的懒惰消耗着人生吗?2015年,我30岁,有三个愿望,长发及腰、瘦到100斤、考上研究生,年底我都做到了。2016年,我的愿望是跑步1000公里,读完100本书,完成一场马拉松比赛,考到3个跟工作相关的资格证。如愿,我又都做到了。这两年,尤其是2016年的变化源于逐渐强烈的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源于一些好习惯的养成,这些习惯让我的生活不再凌乱,情绪不再失控,心灵不再空虚。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一年的变化与你分享。
01
先说说我自己吧。从学生时代起我就是那种迅速淹没在人群中的普通人,成绩平平相貌平平。后来工作了待在体制内,机械的工作,麻木地生活,我早已习惯了和闺蜜喋喋不休抱怨生活,习惯了下班后就窝在沙发里吃垃圾食品看综艺,习惯了整天抱着手机刷微博逛淘宝。懒惰慢慢吞噬我的内心,使我越来越心胸狭窄,越来越自卑、软弱和敏感,对人生越来越怀疑,对未来越来越懈怠。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也曾试着改变,可从来没在一件事情上长久地坚持过:我说我想考研,就成套成套地买书,拿起一本断断续续翻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束之高阁;

我想减肥,锻炼了一次,大姨妈驾到就再没练过。

对于自虐式的坚持与努力我从不认同,我理解不了那些给自己的生活增添种种约束的人,在我的观念里,努力应该适可而止,我不想把自己搞得那么累,我口中的每一个借口和身上的每一寸赘肉都是同生活妥协的标志。
有人说:成年后有两种人,一种是成熟,一种是老。
而三十出头的我已然成为后者,怨天尤人、唉声叹气、苦大仇深,我渐渐意识到我所有的生活方式虽然算不上恶习,但绝不是好习惯,而我有相当一部分不快乐来自于这些不良习惯带来的心灵空虚,懒惰和空虚让我的生活不受控制地走下坡路。我越来越讨厌这样的自己,更不希望女儿成为这样的人,我甚至害怕有一天女儿会恶狠狠地对我说:你都没有做到凭什么指责我?那样我将无言以对。2016年,于我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心理重建的重要一年。帮助我重生的是跑步、列计划、早起、读书和感恩这一系列习惯。这篇文字酝酿了许久,当做是一个仪式,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02
跑步
2015年我开始跑步,2016年更是一次都没有间断过跑步,还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马拉松比赛,每周我至少有三天在跑步,每次至少五公里。跑步是个特别痛苦的过程,有几个关键的坎儿很难超越,我了解自己,停下一次我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种逼迫的方式后来却带给我彻头彻尾的改变,我不再抵触,反而爱上了这种整日与惰性做斗争的快感,享受一次次超越自己的过程。
我终于明白:我的态度决定了生活质量。
后来跑步也成为我的一种解压方式,我不再逢人就说自己的不快,而是对自己说:不开心就去跑步吧。大汗淋漓过后身体累了心却安静了。长期坚持要靠内在动力而非外在压力,其实就是自我意识,只有意志力足够强烈才能持续下去。跑步让我的自控力逐渐增强,我后来的很多改变都源于跑步带给我的自信心,因为体会到了掌控生活的感觉,一切就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

03
列计划
学生时代我们都有把作业记在小本上的习惯,工作以后恐怕很少有人再会列计划了。年初,我准备了一本手帐,目标就是满满当当记一本,不辜负这一年当中的每一天每一页,保留生活的痕迹和回忆。我将计划分为长期目标、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长期目标比如克服畏难情绪、善始善终等。
年计划包括跑步1000公里,读书100本等。每月来临前我会列出每个月的计划指标,月底在日记里进行总结,同时再进行下个月的计划安排,对于计划的执行我近乎疯狂,提前计划有个神奇的效果就是能减轻内心的杂乱和不安。当看到一项项to do list一一被完成勾掉,内心别提多满足了,心里清爽情绪自然会提升,再多事物也不是负担啦。

04
早起
一年有365天,每天早起1小时,我就拥有了365个小时的高效时间。夏天我通常五点半起床,冬天六点半,并且中午从不午睡,晚上1130入睡。虽然一天睡眠时间只有6-7个小时,但我睡眠质量极高,几乎都是一觉到天亮,也很少做梦。说真的,五六点起床并不算早,但能够享受属于自己安静的时光却是很宝贵,尤其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妈妈来讲,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简直太奢侈了。早晨时间金贵,用来做最不想做的事情,一天都会无后顾之忧。我通常会将每天必看的复习题安排在早起这段时间,因为早晨很安静思路也清晰,读书学习效率会特别高,学完该学的内容好像完成了一天最令我头疼的大事,出门干什么都轻松多了。这一年我利用早晨时间学习,考了3个和工作相关的资格证,都是80分以上通过。

05
读书
毫不夸张地说,在之前的30年,除去课本我完完整整读过的书不出十本。有了孩子以后,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即使是简单的表扬,我也只会说:宝宝好棒呀。随即词穷。
我意识到自己的修养直接影响孩子的教养,我知道语言的问题是其次,思想的贫乏才是症结所在。我开始读书,更确切地说是开始补课,补我30年的欠账。我用手帐记录读过的书和想买的书,用星号标记喜好的程度,每周读两本,先从喜欢的亲子类、畅销类开始,渐渐开始看一些思想表达、思维方式养成的书。读书让我的思想动起来,不必过目不忘,不必死记硬背,也许只是不经意的一段文字就能让我一天充实起来,我竟然也开始期待读书。整理今年读过的书,最关键的是我认真对待了每一本书,我坚持读完一本本书,收获了其中的思想,活学活用。我也爱上了写读书笔记的感觉。虽然一年功夫我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我已开始享受文字带来的快乐并且愿意长期坚持下去,这种踏实的成长让我分外安心。

06
感恩
以前我是特别爱抱怨的人,总觉得有些事不吐不快,憋在心里就会令自己难过,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抱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一次次地强化顽固思维,最终陷入全世界都亏欠自己的怪圈。
我还特别爱拿自己跟别人比较,陷入自卑不可自拔。当我意识到这些,我才发觉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都送给了嫉妒、伤心、怨天尤人、鸡毛蒜皮了,如今我三十几岁,我不想继续虚度时光了。
我在慢慢改造自己,试着换位思考,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帮助和爱护我的每一个人,我想变得坚韧、独立、内心强大,不让爸妈操心,给孩子做个榜样,我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爱自己和身边的人。2016年结束了,时间太快但留有痕迹,感叹匆匆却内心充实。我之所以觉得这一年对我重要,不是我完成了多少事,而是深切的感受到内心开始丰富成熟了,体会到自己所具有的生长能力,体会到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我终于有一点点自信:原来我也可以。我明白很多事情努力也不见得有好的结果,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天道酬勤,看到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去靠近那些看似遥远的梦想我便知足,也许我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吧。我钦佩一种人,眉目间传递出最珍贵的表情是淡定、从容,一双眼睛流露出只有心灵宁静才能感受到的幸福,我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text / 简书;此文转载自《我的2016—自律改变我的人生        

2017年3月11日星期六

记忆整理

也不晓得是自己庆幸成长在廉价航空正值泛滥的时代,还是就读建筑系的关系,
直至2017年为止,屈指一数,好像在大学三年半间去了不少国家。
从2013年,最近我国的泰国开始、然后新加坡、再一次泰国、接着就台湾半年有多、澳洲两个月、印尼、然后不抵【思台之苦】二次台湾;再加上毕业就赶上的北京11天之旅。大大小小的出游,还有从不会搭飞机到所谓的淡定。所以说旅行是会上瘾的,不是说钱大把大把的花才过瘾。原来在不知觉中,自己最享受旅行的是能够决定自己去向、那份简单的自由;还有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啊~这就是自由行的魔力!时间控制自己拿捏,想吃什么想看什么全由自己做功课。

现在已经换了第二本为期5年的护照,不就为了接下来要走更远看得更远做准备。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被冠名小小旅行家的一员,可最近朋友聚会听到更多的不外乎是:

‘有钱家的孩子,又飞了!欸你真的很有钱喔。。。’ 

听到这种没有营养的话,有时候一百个白眼翻了他们也看不到。也不知道是真的在羡慕还是纯粹觉得我爸把我养得真好。想必可能也是自己本来就一心地在IG上传各种旅游美食照、本来就想当它是个收藏旅游记忆的小小天地。可是随着跟随者越加越多,很自然地大家刷刷屏看到了都会默默的认定你又来炫富了。

说实话自己也真的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的千金,我有的只是家人无价的支持;而且我爸妈也属于喜欢旅行的那一款,所以基本上虽然有时候听到我要飞会很无奈,但最后还是无条件地用行动支持我出游的梦想。我不能说什么都不管不理、然后向往那种无厘头的说走就走(哪有那么简单),所以纠结于花费和走多远这事上,确实也很常发生。很多时候,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然后为【选择】买单是必然的。其实算下来,每一趟出门我都有记账的习惯,当然出发前会预计此趟游行的花费,然后想尽办法用最少的花费、拉长旅游的时间、看更多比较深度的东西。回来后,自己需要有个概念怎样把穷游(但不失礼不亏待自己的前提下)发挥得比较体面,正确来说总花费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过分然后不对不起自己。

关于记录这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持之以恒。之所以会拖到现在才把走过看过想过的收藏起来、全因一个懒字,而且养成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当然我另觅的这个小天地,不是为了成为专业的旅游部落客(教学怎么用最少的钱玩转 日本台湾韩国欧洲 之类的)喔不不不~ 没有那么大的的宏愿大志;因为看起来那些谋着一定目标来行事的人也没什么好成果;
纯粹是:我怕我自己忘记—— 那些连我自己都无法原谅、甚至不愿提起的糗事、旅行的趣事、好吃到现在还不能自拔的美食、还有最私房的一些游记。

人生地不熟掉钱包、工作签证过期被遣返、玩到忘我错过班机、带爸妈的第一次旅行、一个礼拜连掉几次交通卡、这些大学课堂里面没有教的课;我通通都交学费上过了。

我的成绩单,没有人检验。

但这个阶段的自己,不记下来,我真的会忘记。 

我这条水鱼,太 太  太   危险
2015台湾实习